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上海证券报》:解析中国公司海外融资全流程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14日

针对国内企业而言,国外上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法律、会计制度,甚至是不同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口味差异。国内企业去海外上市,要付出什么,会得到什么、为此要做什么努力?本期“上证商学院”邀请长江商学院的学者,对此话题进行讨论,希望对正在考虑到海外融资的企业家有所帮助。

 

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上市可以得到什么?

首先,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市盈率普遍都高于美国其他的市场。同时,也高于世界其他的主要市场,包括像历史最悠久的伦敦交易所、区域性的香港和新加坡交易所等。

目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市盈率平均波动范围是在30-40倍的区间内。而新加坡、香港大概在13-16倍的市盈率范围内波动,伦敦可能更低一点。这样,从最“实在”的角度来讲,纳斯达克给了中国公司高的市盈率或者高的评估值。像盛大这样的公司,市值20亿美元,高出30多倍的市盈率,就等于是6000万美元。一下多出6000万美元,对盛大公司来说是一笔丰厚的财富,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其次,中国企业到纳斯达克上市,在融资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国际知名度。

再次,可以提高自己企业的信誉评级。

最后,通过到纳斯达克去可以为上市公司开展国际国内的合作提供舞台。

此外,纳斯达克还为上市公司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务。最重要的是后续融资的便利,纳斯达克在后续融资上没有时间的限制,最快6个月就可以做二次融资。二次融资有四种方式:一是股权的二次融资;二是可以发企业债;三是银行融资,在美国,如果信誉好的话,容易得到商业贷款,甚至不需要抵押就可以得到信誉贷款;四是可以把自己的公司变成一个“硬通货”。最典型的有盛大,中海油。盛大就是在上市之后,因为现金充裕 并购了新浪。

 

“中国概念”向成熟阶段过渡

什么样的公司可以去纳斯达克上市?

关键在于公司本身的成长性和质量。在纳斯达克有三套财务标准来考核什么样的公司可以上市。其中有一套是针对盈利模式的,即净资产1500万以上,市场流动值超过800万美元就可以了。这个标准对于国内大多数上市公司来说,条件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比较低的。

虽然当前有的中国公司在纳斯达克和别的海外资本市场上遭遇到困境。但这是必然经历的两个阶段:国外的投资者在第一个阶段对所有的“中国概念”公司充满了兴趣,这可以看作是从一个比较盲目的阶段到成熟阶段的过渡。最终要进入了第二阶段,海外投资者已经开始挑选个股,新浪、搜狐和网易这三个都是门户网站,它们的市盈率和价格相差却很大。但是,不能说价格差得大,就一定不好,投资者有一个选择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现在有很多人把纳斯达克和国内的创业板相比较。其实,把创业板和纳斯达克等同是一个错误的概念,纳斯达克是一个门类齐全、综合平衡的交易所,把它当成一个创业板的交易所已经不准确了。

 

上市之利

实际上,首次公开招股是中国公司进行改革和实施广泛重组、从而提高在行业内竞争力的良机。同时,上市还有其他一些益处:

一,更高的披露要求:上市的公司须遵照更严格的法律、信息披露和其他司法要求。取得在美上市资格将有助于中国公司改善公司治理,表明其致力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决心。

二,接触更大规模的资本市场:比如在美国上市,美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资本市场。截止2005年12月,有近460家非美国公司在纽约证交所挂牌,上市证券总值达71000亿美元。虽然企业在海外可以根据144A条例接触到美国机构投资者,但在美国上市可进入美国散户零售市场,进一步丰富和扩大投资者群体。此外,在美上市更可接触到专注于个别行业的投资者,他们当中有很多是行业专家,但只被允许投资美国的或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的证券。

三,全球的认可:仍以美国为例,接触美国投资者、美国研究分析师以及美国的金融媒体将有助提升公司的声誉,从而令投资者对公司的投资理念有更好的理解和传播,提高投资价值,使潜在客户对公司的认可程度提高,业务得到扩大。

四,树立国际资本市场认可的公司形象:欲赢得国际投资者的青睐,计划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公司需要具备一些特质,包括在行业内具优势地位、清晰的业务策略、品牌知名度、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合理的增长和盈利前景和优秀的公司管理层,尤为重要的是企业治理能力。这些都是一家公司在考虑上市前应具备的关键性条件。

 

如何在不同的海外市场间选择

曹辉宁

国有企业海外上市,一部分是为了融资,但其实在中国并没有这么大的需求。那为什么还要去海外上市呢?因为在国外融资的时候,对国有企业的商业管理也有很大帮助,比如财务透明度与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在接受国外市场引导监督的同时,企业本身也会变得规范化,朝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且,这样利于国有企业熟悉国外的规则,将来再融资时,操作起来会比较熟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国有企业上市是一种策略。

然而,如何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海外市场是非常关键的。

通常来讲,在选择海外市场的时候,有两点需要考虑:

1、距离。

为什么很多中国公司都愿意在中国香港、新加坡、日本上市?距离占主要决定因素。这个距离不仅是地域的距离,还有文化、心理语言、信息等方面的距离。

在国际金融研究领域,有一个大家很熟的现象叫“家乡偏好”,也就是说投资人更倾向于持有自己国家或周围国家的股票。如果是自己家里的东西,总觉得是好的。证券市场亦然,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选择一些历史、语言、文化背景相似的市场,投资者比较熟悉更愿意买,股票也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2、根据市场细分。

有的时候,有一些行业,比如说科技股,网络股,在国内市场不看好,但在国外市场却非常红火,这就需要我们有很好的洞察力,根据各个市场投资者的偏好来选择合适自己的市场。

一些大企业上市的时候,可能不仅仅关注上市时候的价钱,上市以后对它公司治理和规划上将产生的影响,也要在考虑范围内。再如国营企业,因为国营企业是国家的,就是老百姓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份,他们在做决策的时候,考虑的不仅是经济因素,可能还会有政治因素,较之民营企业,国营企业的上市需要更慎重一点。

房地产企业海外融资两种方式

周春生

2007年,可以说中国的房地产业非常火,但是房地产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呢?无非是两条,一个是土地,一个是资金。有了土地就可以融更多的资金,有了资金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土地,这个正向的循环效应非常明显。最终一句话还是要先有钱,这是房地产融资的基本模式。

如何募集资金呢?有两种最主要的融资形式,以及相应的衍生方法——即负债和出让权益。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负债融资,在一定范围内,这对企业来说是最合算的融资方法。理由很简单,第一,一般而言通过正常渠道的负债融资资金成本比较低;第二,如果通过负债来募集资金,一般而言可以帮助公司节省所得税,可以合理合法地少向政府交税。至于具体能省多少呢?假如现在所得税税率是25%,如果你有10亿的长期负债,节省下来的税收现值大概是2.5亿。如果你一直保持10亿的负债规模,每个月会节省下来的所得税,按照现值来计算就是2.5亿,这对股东来说,是相当大的价值创造。但过多的负债可能会导致财务风险,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德隆。

权益融资,一种方式是上市;还有一种方式是利用现在流行的如私募股权的直接投资。总体来说,用权益融资,资金来源非常稳定,获得的资金没有偿还的压力。但是缺点也相当明显,出让股权募集资金,特别是非上市公司通过私募方式获得的资金成本,要大大高于银行贷款的利率。银行借款大概是6%多的利率,如果找一个私募基金来入股,按10倍市盈率算,资金成本最少是10%。如果公司有比较快速的增长,实际的资金成本要多得多,因为一般私募股权要求的回报是20%-30%,而银行所要的回报是6%-7%,这是最大的区别。当然,资金成本不能帮助企业减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别。

■学者视线

多年来研究企业战略和商业模式创新,使我完全认同彼得·德鲁克的名言“当今企业间的竞争,乃是商业模式之争”。要想以模式取胜,必须进行模式创新;而擅长模式创新的,可称怪杰。何谓“怪杰”?圣者有心曰“怪”,出类拔萃为“杰”,怪杰即那些不为现实所囿,有心探索新思维,并勇于挑战陈规,实践新方法的领导者。

——长江商学院战略学教授滕斌圣

(原文发表于2007年12月14日《上海证券报》。本期内容感谢长江商学院及《长江》杂志支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