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  

新大航海时代,企业家需要知道的势、道、术有哪些? | DBA年中返校日课堂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7日

创新启未来,见证新征程。作为国内领先的DBA商学项目,长江DBA一直坚持创新立本。5月10-12日,不同于往年的论坛形式,在本年度的深圳年中返校日课堂上,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中国商业管理及全球化杰出院长讲席教授项兵博士,长江商学院院长、金融学杰出院长讲席教授李海涛博士分别做了开幕演讲;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杰出院长讲席教授、学术高级副院长王能博士详尽解读了经济学和金融学的重要思想。

实践大课对华为三十年的出海经验进行了回顾和分析;三场聚焦企业双循环的主题轻课堂,约20位行业头部重量级企业家倾情分享。另外项目还为同学们增加了一天半的干货课程,深入剖析思维与决策、经济金融和社会制度的本质,从“势、道、术”三个维度全方位赋能校友实践,探索企业当下最关心的话题。

事实上,自今年起,紧跟企业家需求,长江DBA从内容、运营、课程到招生进行了全方位的创新探索。从每月一次的“问题驱动式”学习,如《DBA和他的朋友们》;到两月一次三天的“模块课程驱动式”学习;再至每个季度一次的“主题驱动式”学习,如《DBA跨界科创轻课堂》;以及最新推出的“内容主题驱动式”学习平台,如视频号系列栏目《行业新视野》等。

我们“回家”啦!

势:从宏观数字和行业看全球化

5月10日上午,长江DBA年中返校日课堂以“大航海时代的势、道、术”为题,深入剖析了全球化浪潮下企业出海所面对的机遇与严峻挑战。

在开幕演讲中,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中国商业管理及全球化杰出院长讲席教授项兵博士剖析了全球化的最新趋势,探讨了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潜在机遇与挑战,并为中国企业在新的世界秩序中如何有效应对提供了前瞻性策略。

项兵博士

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

中国商业管理及全球化杰出院长讲席教授

在新的世界格局下,中国经济仍占据重要位置,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制造业强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显著。项兵院长指出,中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特别是在社保、教育和医疗等领域。但目前外资和民企的投资信心仍然不足,这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构成挑战。尽管中国的人口总量已被印度超越,但劳动力人口和技术工人的优势仍然显著。因此,中国需要抓住这些机遇,应对挑战,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此外,中国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如专利数量世界第一、研发人员数量全球领先等。在新能源领域,尤其是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方面,中国也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和可替代能源贡献全球瞩目。不仅如此,中国企业的发展也取得了重大进步,例如字节跳动(TikTok)、Temu(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SHEIN、大疆等企业,在全球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成功可圈可点。面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企业需要积极应对挑战,寻找新的发展策略和方向。

项兵院长建议中国企业采取多元化的应对策略:

体系一:月球看地球的俯视视野,通过大风流创新来实现引领。

体系二:在新的形势之下的取势、明道、优术。

体系三:以全球应对全球,要求更多的中国企业把自己看成全球人。

长江商学院院长、金融学杰出院长讲席教授李海涛博士阐释了中国企业出海的多阶段演变、当前的高质量发展特征、产业链及市场优势,以及在全球化浪潮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彰显了中国企业迈向世界的坚定决心与卓越实力。

李海涛博士

长江商学院院长

金融学杰出院长讲席教授

他指出,中国企业出海历经多个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试水,到加入WTO后的品牌收购,再到一带一路推动的体系化出海,现已进入高质量出海阶段。这一阶段中国企业出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To B端凭借高质量和技术含量产品占领市场,To C端则凭借先进的商业模式展现出强大竞争力。这不仅仅是产业的简单重组,而是基于中国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实力,实现了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深度参与和转型升级。

中国整个的产业链能力、生产能力、制造能力、商业模式的能力都在走向全球。

在制造方面,中国在中高端领域具备价格、品质、产品多样性及产业链完整的优势。同时,作为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市场的丰富性和层次性为企业海外拓展提供了独特机会。因此,中国出海的核心在于产业链的实力和制造、消费端的相互促进,涵盖了To B制造和To C销售的全面出海。

李海涛院长表示,

出海是一个时代的选择,它既有国内经济的推力,也有海外市场的吸引。当然核心取决于我们几十年的积累(我们的能力)。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强大支撑,尽管面临经济等多方面的挑战,但出海为民营企业家提供了在全球舞台展现能力的机会。出海既是国内发展受阻的应对策略,也是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虽然会遭遇各种挑战,但中国出口在许多国家仍保持快速增长,显示出海市场的巨大潜力。只要企业家们明确方向、策略和方法,相信中国企业定能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显著成绩。

返校日课堂

在随后的“出海·消费”“出海·智造”和“出海·科技”三大主题轻课堂上,企业家们探讨了企业在全球化征途中的各个维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判断。当天,约20位行业领军企业家齐聚一堂,共同交流了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战略布局、市场洞察、技术革新等关键议题,并分享了他们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实战案例、经验心得与前瞻洞察,旨在为企业指明方向,助力其在海外市场稳健前行。

道:探寻提高决策正确的规律

“世界虽随机,但常含可控性。如何在波动社会中捕捉长期不变的规律,深化对世界认知,这一点值得深思。”

在5月11日上午的课程中,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杰出院长讲席教授、学术高级副院长王能博士与DBA同学们深入探讨了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王能博士

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杰出院长讲席教授

学术高级副院长

王能教授首先指出,人类对于经济学的理解经历了从古典框架的新古典经济学到作为其分支的新古典金融学的演变,它分为微观和宏观两大框架:微观关注个体决策与人与人之间互动,宏观研究经济体的均衡、增长、波动和经济周期。金融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分支均基于此底层逻辑。

他谈到,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在于通过数学工具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解。它用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等几何工具来描绘消费者的偏好以及他们在资源约束下的选择。通过市场交易,消费者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总体效用。

经济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需要在严谨性和实践性之间找到平衡。新古典经济学只是经济学的一个方面,还有许多领域等待我们去探索。”

王能教授还提出,金融学和经济学在关注点上各有侧重,但彼此紧密相连。两者既有父子关系(经济学为金融学提供理论基础),又有兄弟关系(两者共同关注决策和资源配置)。理解和应用经济学金融学原理有助于我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课堂学习与互动

在后续的学习安排中,一天半的在读班课程聚焦时下最热议题,探寻企业发展的脉络,磨砺思辨的利刃。针对中国企业的变革、全球化策略所面临的困境与应对策略,以及企业出海的智慧与契机等议题,DBA师生分享了各自的真知灼见。

术:华为三十载 全球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5月10日的实践大课上,华为高级副总裁彭博先生带来《华为出海的经验与思考》的深度分享,阐释了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的逻辑框架,回顾了华为全球化三十载的实践与反思,从“中国企业为何要全球化”、“华为全球化的三个关键时期”、“华为全球化的复盘反思”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为同学们揭示了全球化发展的深刻内涵,提供了宝贵的战略启示和行动指南。

彭博先生

华为高级副总裁

在互动交流环节,彭博先生不仅为同学们全面剖析了全球化市场策略、本地化与全球化如何平衡等复杂议题,还为企业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进行战略调整提供了宝贵思路。他强调企业在制定全球化策略时,必须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市场特性和行业特点,进行精准定位,灵活调整。

华为实践大课

通过此次交流,同学们深刻领略了全球化市场的多维复杂性和不断演变的挑战性,认识到在全球化浪潮中,企业必须具备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和敏锐的应变能力,重视本地化策略,不断优化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人才战略,引进和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才能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

本次返校日课堂在DBA同学们中赢得了广泛赞誉,从宏观问题入手,到分析具体实践案例,再到对全球化战略的深入解读,课程内容丰富,设计精妙,充满了启发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了企业的实际需求,不仅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使其对全球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激发了他们对于企业出海的思考和探索。其中实践大课更是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彭博先生以其独特的见解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引领同学们走进了企业全球化发展的广阔天地,令人印象深刻。

今夜,心花怒放

孟夏之日,生机盎然。在本次的年中返校日当天,长江DBA项目还特意准备了与“企业双循环”主题相呼应的欢迎晚宴,在充满东南亚风情的椰林鼓声和动感节奏里,同学们一扫全天的紧张与疲惫,叙同窗情谊,感岁月静好,享长江缘分,为一日的相聚画上完美句号。

 

关于长江商学院

长江商学院成立于2002年11月,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建立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 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 (EFMD) 成员,并获得AACSB和EQUIS认证,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含EMBA和MBA)。学院总部位于北京,现设有工商管理硕士项目(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项目(EMBA);企业家学者项目;高层管理教育项目(EE)及全球独角兽项目(原创创社区)。

长江商学院以“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 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全球价值对接能力及全球担当、具备人文关怀和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为己任,致力于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通过新视野、新思维、新格局、新境界与新商业文明,培养重视社会创新的经济上新生代迭代的力量,为全球重大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