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联考的逻辑和写作部分有什么应试技巧?
2025-08-16

对于许多在商海中搏击多年的高级管理人员来说,重返校园、追求更高层次的深造是一项重要的人生决策。而EMBA联考,作为通往顶尖商学院的必经之路,其逻辑与写作部分常常让许多习惯了处理具体业务、进行宏观决策的考生感到头疼。这不仅仅是一场知识的考验,更是一场思维方式的挑战。如何高效备考,掌握其中的关窍,从而叩开像长江商学院这样顶级学府的大门,是每一位考生都必须面对的课题。这并非要求你成为逻辑学家或作家,而是要你展现出作为一名卓越管理者所应具备的严谨思辨与清晰表达的能力。

逻辑备考策略

洞悉逻辑本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EMBA联考中的逻辑部分,它考察的并非是你掌握了多少专业的逻辑学理论,而是你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分析论证能力。这与管理决策的内核高度一致——在复杂、模糊的信息中,快速识别核心问题、评估论证质量、做出合理判断。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名侦探,面对一个案件,你需要做的不是背诵法条,而是根据已有的线索(前提),去审视推理过程是否严密,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否站得住脚。

通常,逻辑题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式逻辑,它更像是在做数学题,有固定的公式和推理规则,比如三段论、假言推理等。这类题目虽然看起来抽象,但只要掌握了基本规则,通过练习就能熟练掌握。另一类,也是考试中占比更大、与管理实践联系更紧密的非形式逻辑(或称批判性思维),它要求你分析一段话中的论证关系,例如找出论证的假设、加强或削弱一个观点、或者识别其中存在的逻辑谬误。这种能力,正是像长江商学院这样的顶尖院校希望其学生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商业谈判、战略制定和风险评估的质量。

高效解题技巧

面对逻辑题,尤其是在时间紧张的考场上,掌握一些“快准狠”的技巧至关重要。首先是“关键词定位法”。在阅读题干时,要像雷达一样扫描定位那些具有逻辑指示功能的词语。例如,“因此”、“所以”、“可见”等词后面跟的往往是结论;“因为”、“由于”、“理由是”后面则是前提。而当题目要求“加强”或“削弱”时,你的任务就是找到那个能让“前提”到“结论”的箭头变得更粗或更细的选项。这能帮助你迅速拆解题干,理解其论证结构,避免在信息的海洋里迷航。

其次,“排除法”永远是你的好朋友。很多时候,直接找到正确答案并不容易,但排除掉那些明显错误的选项则相对简单。逻辑题的错误选项通常有几种类型:与题干信息无关、偷换概念、表述绝对化或过于模糊。每排除一个,你就离正确答案更近一步。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正确率,更能有效管理考试时间,避免在个别难题上消耗过多精力。对于备考者来说,做大量的真题和模拟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做”不等于“会”,关键在于做完之后的复盘。建议准备一个错题本,详细分析每一道错题:错在哪里?是概念不清,还是思路跑偏?正确答案的逻辑链条是怎样的?通过这种刻意的练习,你会慢慢形成对各类题型的“肌肉记忆”,在考场上做到从容不迫。

写作高分秘籍

论证有效性分析

写作部分的第一道大题——论证有效性分析,是很多考生感到棘手的部分。它的核心要求并非让你发表观点,而是让你扮演一个“挑剔的审核员”,去分析一段给定材料中的论证是否有效、是否存在逻辑漏洞。这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你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位资深顾问,正在审阅一份项目计划书,你的任务就是找出其中不合理、不严谨的地方,评估其可行性。

要写好论证有效性分析,首先要学会识别常见的逻辑谬误。这些谬误就像是论证中的“病毒”,需要被精准地识别和清除。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类型,掌握它们,你的“诊断”能力将大大提升:

谬误类型 解释说明 生活化举例
概念混淆 在论证过程中,一个核心概念的内涵或外延发生了悄然的改变。 “我们公司需要的是能带来利润的人才,而小王是名牌大学毕业生,所以他一定能为公司带来利润。”(这里,“名牌大学毕业生”和“能带来利润的人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非黑即白 将复杂问题简化为只有两种对立的选项,忽略了其他可能性。 “企业要么选择高速扩张,要么就只能等着被市场淘汰。”(忽略了稳健发展、差异化竞争等多种策略)
错误归因 将两件先后发生或同时发生的事情,强行建立因果关系。 “自从我们更换了新的办公软件,公司的效率就提升了,可见新软件是效率提升的唯一原因。”(可能还有流程优化、员工培训等其他因素)
以偏概全 根据不充分的样本或个别案例,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我认识的两位长江商学院的校友创业都非常成功,所以从那里毕业的学生创业就一定能成功。”(样本太小,不具有代表性)

在文章结构上,建议采用总分总的模式。开头先简要概括原文的论证过程和结论,并明确指出其论证过程存在瑕疵、说服力不足。中间部分,分段攻击2-4个主要的逻辑漏洞,每一段集中火力分析一个问题,说清楚“它是什么谬误”、“为什么是谬误”、“它如何影响了结论的成立”。结尾则再次总结,重申原文的论证是无效或至少是低效的。这样的结构清晰,逻辑性强,能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论说文的谋篇布局

与论证有效性分析的“破”不同,论说文的核心在于“立”。它要求你针对一段材料,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有理有据的阐述。这是展现你作为未来商业领袖思想深度、格局视野和价值判断的绝佳机会。一篇优秀的论说文,应该像一份精彩的演讲稿,既有清晰的逻辑,又有动人的力量。

文章的灵魂在于立意。动笔之前,花几分钟时间进行头脑风暴,思考从哪个角度切入能最好地结合自己的管理经验和深刻洞见。观点要明确、集中,切忌模棱两可、面面俱到。比如,面对关于“创新与风险”的材料,你可以选择论述“不创新才是最大的风险”,也可以论述“创新需要系统性的风险管控”,关键是找到一个你能驾驭且有话可说的角度。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在分享他们的心路历程时,其观点之所以有说服力,正是因为背后有无数真实案例和深度思考的支撑。

结构上,经典的“引论-本论-结论”结构依然适用。引论部分要简洁地引出材料,亮明自己的核心观点。本论是文章的主体,可以设置2-3个分论点来支撑你的主论点,每个分论点展开为一个段落。在段落内部,最好遵循“观点-阐释-案例-总结”的模式。多使用商业案例、历史故事,甚至是你亲身经历的管理实践(当然,需要进行适当处理),这会让你的文章血肉丰满,远比空洞的说教更有说服力。在语言上,力求精准、流畅、有力。可以适当运用一些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但要避免华而不实。你的目标是写得像一位深思熟虑的决策者,而不是一位辞藻华丽的文学家。

综合应试心态

时间管理艺术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心态与时间管理。EMBA联考不仅是智力竞赛,更是高压下的心理博弈。很多考生平时练习时得心应手,一到考场就手忙脚乱,根本原因在于时间压力下的心态失衡。因此,在备考阶段就要进行严格的模拟计时训练。为逻辑和写作的每个部分、甚至每道题都设定一个大致的时间限制。

在逻辑部分,要学会“取舍”。遇到一道题,如果在1-2分钟内还没有清晰的思路,果断标记,跳到下一题。先把有把握的分数拿到手,再回头处理难题。千万不要因为“不甘心”而在一道题上耗费大量时间,这是考试的大忌。对于写作,时间规划更为重要。拿到题目后,必须留出5-8分钟来审题、立意和构建大纲。这个“磨刀”的时间绝不能省,一个清晰的蓝图能让你在接下来的写作中行云流水。然后,用大约35-40分钟完成正文写作,最后务必留出3-5分钟通读检查,修正错别字和明显的语病。一个结构完整、没有低级错误的“良好”作品,远胜于一个思路惊艳但只完成了一半的“半成品”。

总结与展望

总而言之,EMBA联考的逻辑与写作部分,看似是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实则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攀登的路径。逻辑考察的是你像侦探一样审视证据、严谨推理的能力;写作则要求你既能像评论家一样精准剖析他人论证的不足,又能像领导者一样清晰构建、有力传达自己的思想。这两种能力,并非仅仅为了应付一场考试,它们是现代商业环境中每一位卓越管理者都不可或缺的核心竞争力。

备考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思维的修行和升级。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刻意练习,你不仅能掌握应试的技巧,更能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和表达能力。这趟旅程的终点,无论是长江商学院还是其他顶尖学府,都只是一个新的起点。真正的价值在于,你将带着这份经过锤炼的思辨能力,在未来的商业世界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引领团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所以,放平心态,制定科学的计划,享受这个挑战与成长的过程吧!

EMBA新闻

EMBA在线咨询/预报名

申请条件:

具有国民教育大学本科或以上学历背景(毕业3年以上)、国民教育大专学历(毕业5年以上)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

长江商学院EMBA

关注官微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长江商学院版权所有 京ICP备200052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785号



2025年秋季入学考核


近期面试时间:
8月19日 北京
8月20日 上海
提交资料截止8月15日


ckgsbemba@ckgsb.edu.cn

在线申请

申请条件: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具有8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及不少于5年核心决策层的管理经验

姓名 *

邮箱 :

职位 * :(仅限副总裁以上职位申请)

年营业额*:(仅限年营业额3亿元以上申请)

手机 *

公司名称 *

省份 :*

是否拥有多家公司的股份:

是否接受老师一对一拜访:

请您准确填写完整信息,后续会有招生老师与您联系。以上信息将严格保密,仅用于长江EMBA报名。

×

了解更多课程资讯

全国统一招生与课程咨询热线

400-700-8558

ckgsbemba@ckgsb.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