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MBA  >  精英学友  >  校友故事  

与中国电视同行20年 ——访中央电视台台长办公室副主任汪文斌(EMBA三期)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28日

当我们前往中央电视台采访汪文斌时,他刚从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调回台里不久。重回中央台,汪文斌感到一种久违的熟悉和亲切。 

这里有他倾注了近 20 年心血的经济频道,自大学毕业后第一次踏入中央台的大楼,汪文斌与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一起从年轻走向了成熟。近 20 年来,是中国经济从“计划”向“市场”转轨的历史性阶段,也是经济频道“伴随着中国经济转轨”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的大发展时期。汪文斌和他的同事们亲眼见证了前者,亲手创造了后者。 

在 2002 年到 2005 年几年间,汪文斌曾短暂地离开中央台,调至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任综合办副主任,如今重回台里,他的新办公室在中央台主楼的 16 层。 

在铺满红地毯的 16 层,我们走进汪文斌宽敞明亮的新办公室,有幸成为这里第一批到访的客人,也有机会与他重温一个成功的电视人走过的不平凡的 20 年。 

转轨:经济节目“市场化” 

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时,已经拿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汪文斌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在高等学府接受研究生教育,继续深造学业;二是进入中国电视业的最高机构——中央电视台。 “要继续求学吗?该学习些什么呢?我到底希望怎样的生活?”在北大浸润四年的汪文斌,一方面他感到自己有强烈的了解社会的欲望,希望能花两年时间增加社会阅历,对国家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有更真切和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爱读书的心气还未有停顿的意思。怎么办?毕业之际他甚至对学校提过这样一个恳求,“能否先工作两年,再回北大读书?”在当时,学校并没有这样的先例,汪文斌于是终于下定决心,进入中央台,那年他 20 岁。 

只有经济学背景、并无传媒业经验的汪文斌,进入中央台时正赶上台里的变革年代。 1984 年时,经济在中国的重要性日益显现,领导们敏锐地感受到这种变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除台里已有的频道之外,开办一个全新的经济频道,关注经济,报道经济。 1985 年 1 月 1 日,第一个经济节目成功开播,具备经济学背景的汪文斌也就是此时来到中央台,进入了刚刚诞生的经济部。汪文斌绝对没想到,自己在经济频道会一干就是近 20 年,从最基层的编辑、记者一直做到了制片人、部门主任,走出了一条异常精彩的电视人之路。 

回忆起初创经济频道时,所有人都想像着在努力和奋斗下,很快就能将一个成功的经济频道很快献给中国的电视观众,“但没想到用了 20 年时间”,汪文斌淡淡地说道。 

在这 20 年间,经济频道伴随着中国经济走过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作为中国最权威的电视台,作为向大众传播经济信息的频道,如何理解“经济”两个字至关重要。汪文斌说:“这段时期中国经济的形态、概念在不断地变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频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同时,经济频道的诞生和发展对推动中国经济的市场化之路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早期计划经济时代,中央台的经济节目因“生产是一线,是计划经济的主线”的导向,而将镜头多对准流水线和厂房。 1992 年以后,市场经济渐成中国经济体制的方向,经济频道报道的关注点也从生产领域渐渐转向销售、消费领域,报道的方式继而从传统的“灌输式”演变为“以受众为中心”。当所有的变化都反应到经济频道的节目时,电视画面中悄然出现了从“见物”到“见人”的转变。 

“当时没有人知道经济频道该如何创新,我们只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一步步地摸索出前进的方向”。他个人也随着经济频道的不断探索而渐渐成长起来。汪文斌认为,现在很多地方的经济频道已经是当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经济部的创新也往往走在了电视传媒的最前沿。为什么经济台“敢为天下先”?他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做经济节目的电视人是最早地、最多地、最充分地接触到市场的人,在长期与中国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他们接触到了在企业中产生出的最先进思想,而后感到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经济频道由于是专业化节目,因为各种原因要自谋生路,但这却给了我们各种各样探索的机会。” 

创新:经济节目娱乐化 

如果历数一下近二十年来汪文斌在经济频道节目上的创新,从早期人们耳熟能详的大型纪录片《商战》、《千秋万代话资源》,到当今被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幸运 52 》、《开心辞典》、《对话》、《非常 6+1 》,用“非常成功”来形容每一个栏目都不为过。在形式上,这些栏目涵盖了纪录片、专题片、现场访谈等各种电视表现手法。其中被汪文斌评价“深受其苦”的纪录片,早早奠定了他在深度经济报道领域中不可撼动的地位。 

经济节目到底可以用怎样的方式来表现?不仅是汪文斌,也是电视人一直以来在思考的问题。“在过去,经济节目只有用很传统的专题片的表现方式,后来我们发现为什么不能用娱乐的方式来传播经济信息呢?这种思维模式的转换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节目创新”,也因此涌现出《对话》、《幸运 52 》等一大批各种表现形式的经济频道节目,甚至某种程度上在全国范围内带出了一个“经济频道现象”,即经济节目成为各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谈起如何跨过这道曾困扰很多电视人的槛,汪文斌有一套来自实践的思考。他认为,经济节目的专业性非常强,但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体,不可能采用专业财经类的杂志、报纸等平面媒体选择的“专业化”模式。“像美国的《商业周刊》、《福布斯》、《财富》,中国的《 21 世纪经济报道》、《财经》,走的都是专业的财经媒体道路,也取得了很大成功。不过电视传媒如何用一种不同的方式,将相对专业的内容用普通大众能接受的方式来表现呢?” 

“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却很简单。”在不断地思考与实践中,汪文斌自称“找到了一个‘笨办法',不过却选了一条捷径”。在 2000 年时,他召集人马,选取了美国、欧洲等世界主流市场的 30 个最有影响力的频道,录下了整整一个礼拜的节目。然后,所有人凝神看遍了这几百盘录像带,前前后后用了半年时间。 

这半年中,伴随着每一个看录像带的日日夜夜,汪文斌反复在脑中分析、学习国外成功栏目的先进之处。“最有影响力、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是哪些?最好的新闻节目是什么?最好的经济节目是什么?最好的脱口秀是什么?最好的晚间节目是什么?节目的开头怎么做?结尾如何设计?演播室如何设计?主持人怎么出场?这个节目比别的节目高在哪里?” 

他几乎系统地解剖、分析了每一个节目,几乎考虑到了节目的每一个细节。这段高强度的学习和思考过程,给了汪文斌一个全新的视野,就像“站在月球看地球”一样,可以“跳出电视界看电视”。这时,“经济节目应该如何做”的思维禁锢被彻底打破了,凡是电视可以采用的节目形态,汪文斌都敢尝试用在经济节目上,他说“从电视传媒看,‘经济节目不应该这样'的感觉其实是中国的电视人自己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式。” 

当冲破了经济节目的思维定式后, 经济频道于 2000 年进行改版,汪文斌和他的同事们提出了一个崭新而响亮的口号:“经济节目新闻化,经济节目娱乐化”。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对经济节目大胆而全新的定义,让困扰经济节目的所有问题烟消云散,《开心辞典》、《幸运 52 》等一批经济频道的品牌栏目开始出现。 

“学习别人,但并不完全复制”,这是汪文斌在学人所长时坚守的一个信念,他说要“在可能的基础上进行融合”。比如源于美国知名电视栏目“百万富翁”的《开心辞典》,已经被注入了中国特色,这种“中西贯通”的结合带给了国内观众全新的感受,而有绝对不同于“百万富翁”,其中一个例证就是《开心辞典》中的“家庭梦想”概念,“把西方的物质奖励转化为东方的家庭亲情。” 

“我们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进行重新设计。观众或许能从我们的节目中看出缘由,但‘我们'绝对不是‘他们',我们推出的节目有非常多的变化。”汪文斌也由此总结出一个观点:“融合是创新的重要核心。”几年后在他来到长江之后,当在课堂上听到教授讲起“创新的三种方法”时,他发现自己的实践经验在理论上找到了出处。 

“当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来考虑所有问题,我们发现空间无限”,汪文斌说。 

思考:电视传媒“网络化” 

汪文斌在 2002 年开始曾短暂地离开了他为之奋斗近 20 年的经济频道,调至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担任综合办副主任,也正是在同一段时间,汪文斌来到了长江。两段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经历,给他的人生和事业增添了新的亮点。 

提起这两种新角色,汪文斌感到,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的几年工作,他开始体验一个全新的行政角色,这进一步增加了他对管理、经营更深的理解。他说自己“在长江学得越多,就越感到知识的诱惑,越想继续学下去,比如再报一个长江的‘后 EMBA 班'”。 

不过,作为一个要面对大众的电视人,汪文斌很清楚自己的角色和定位,也深知在专业财经知识上“适可而止”的道理,他开玩笑地说自己刚入学时曾“有意识地抗拒长江”,就是担心对经济、管理知识投入太多,反而会无法再从大众的角度思考经济节目的制作。不过在新闻传播专业上,他则没有类似的顾虑。在采访时,我们得知汪文斌已经开始攻读博士,专业是广播电视新闻,他期望在这里重新弥补自己当年没有系统研习新闻传播的遗憾。 

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互联网的新力量引发了汪文斌对电视传媒未来的思考。当网络已经造就了“一个新时代”时,互联网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在传媒领域变得不容小觑。电视传媒的主流媒体地位尽管依然不可动摇,但汪文斌已经感受到一股强大的“网络力量”,他笑称在网络面前,电视媒体的另一个名字已经是“传统媒体”了。 

汪文斌认为,互联网带来的冲击是“对传统媒体全面地颠覆性地整合”。互联网是一个最先进的通路,可以整合所有的媒体形式,有杂志、报纸类的平面媒体,有广播类的音频形式,也有视频、音频结合的电视媒体。“网络电视时代将是一个怎样的新时代?”,这是汪文斌正在思考的问题。“这是一个需要重点研讨的课题,不过目前还没有人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 

汪文斌一直坚信,判断出正确方向的重要性,“只要方向选对了,哪怕走得慢一点都没有关系,因为前进的方向是对的。就怕方向选错了,那会越走越远”。 

“网络电视时代”是电视传媒面临的一个方向性选择。在中央电视台做媒体、在长江传媒沙龙任会长的汪文斌,把这个重大课题列在了今年传媒沙龙的五大重点研究课题中,他希望与长江的各位传媒精英一道,深入研究,碰撞智慧,做出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摘自长江商学院校刊《长江》总第三期 2005 年 8 月 20 日出版)

相关信息Related information

项目优势更多 >>

  • 01

    贯通中西享誉全球 的教授团队

  • 02

    全球引领的 中国商业管理洞见

  • 03

    全球视野与面向 未来的格局境界

  • 04

    汇聚广泛影响力 的商界校友网络

  • 05

    率先引入人文课程 倡导公益与社会创新

  • 01 贯通中西享誉全球的教授团队

    作为一所“教授治学,研究立校”的学术机构,长江商学院吸引了一批享誉全球学界的全职教授。他们绝大部分获得了哈佛、耶鲁、斯坦福、哥伦比亚、沃顿等世界知名商学院的终身教职,并为各自研究领域中的知名讲席教授或学术领头人,长江教授屡获学术大奖累计超过70项,以华人为主的专职世界级教授团队与企业家学员“教学相长”,打造了长江商学院深厚的学术影响力。

  • 02 全球引领的中国商业管理洞见

    依托全职教授团队及研究立校的办学理念,长江商学院对中国商业与管理问题进行了原创、独立、系统、深入且具前瞻性的研究,形成了创新引领的洞见(Insight)与远见(Foresight),这些研究结论与观点拓宽了中国企业领军人物的视野、思维、境界、格局,带动了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位长江商学院教授曾鸣、陈龙、廖建文相继加入中国知名互联网公司,出任首席战略官,在中国管理教育界乃至世界商学院范围内都实属罕见。

  • 03 全球视野与面向未来的格局境界

    秉承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的愿景,长江商学院在夯实中国经济和管理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积极为全球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在科技创新时代,长江商学院先人一步整合全球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梳理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内容,与EMBA同学共同将新科技商业化,保持面向未来的领先地位。凭借学院与近40家全球知名院校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长江EMBA学员在学期间与毕业之后,可以长期持续获益于独特的全球学习生态。通过全球视角,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注重培养EMBA学员的全球视野、思维模式与资源整合能力。

  • 04 汇聚广泛影响力的商界校友网络

    长江EMBA项目已招收10000余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海内外优秀企业家,95%以上为企业核心决策层,无论从地理分布、行业构成还是公司类别等方面,均呈现多元化、高层面的特点。长江商学院为遍布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校友搭建了深具价值与影响力的终身学习交流平台。长江的超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帮助长江商学院学子从认知的深度到视野的广度都会跃升到新的境界,互学共创真诚分享,为EMBA学员事业的持续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强有力支持的案例俯拾皆是。

  • 05 率先引入人文课程,倡导公益与社会创新

    长江商学院倡导企业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重视企业家精神品格的塑造与培养,强调践行“强者的有为”。
    ● 人文课程:作为全球管理教育创新的引领者,长江于2005 年将人文课程系统地引入管理教育,突破传统商学院的教学体系,设立长江商学院人文商业伦理研究中心,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合作,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课题,弘扬历史观与长线思维。构建人文与商业伦理课程体系:涵盖天、地、己、群四个维度,超越古今中西之辩,跨越理性和精神之分;尊重现代科学的专业分工以保证学术性。
    ● 社会创新与公益责任:率先将公益学时纳入管理教育,并将“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实践课程,设为每一位EMBA学员必修的课程。同时,长江EMBA设立公益奖学金,已吸纳数十位中国公益界领袖汇入长江。时至今日,长江校友在弘扬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变革,助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方面做出诸多探索与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