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MBA  >  精英学友  >  校友故事  

与中国企业家一同成长 ——访《中国企业家》主编 牛文文(EMBA二期)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28日

“我本人在新闻行业里面一直是个异类,在商业媒体里边也是一个异类。”面对《长江》,《中国企业家》主编牛文文半开玩笑般地来了这么一句话。的确,他现在的同行要么是学新闻的,要么是学中文的,而他,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学的都是经济管理,如今做起了媒体这行当,也算是个小小的转行。不过,也许正是这“另类”的经历才造就了他和《中国企业家》如今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分析能力。得知《长江》在采编“大江大家”的专题,牛文文也马上来了兴致。他的讲述也从“家”开始了…… 

一个“家”的诞生 

《中国企业家》创刊至今已有 20 年的历史, 20 年来,《中国企业家》与中国企业家阶层共同成长,秉承“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核心理念”,倡导企业家精神,致力使企业家阶层成为中国社会最受尊重的主流人群。 

然而,在该刊 1985 年创刊时,刚刚改革开放不久的国人对“企业家”这个词还相当陌生。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企业家》名称的“诞生”过程还是发生了一段小小的插曲。 
《中国企业家》是由《经济日报》和中国厂长(经理)工作研究会(后来从中撤出)联合创办的。 1985 年 2 月,时任中国厂长(经理)工作研究会会长的叶沙找到当时的国家经贸委主任袁宝华,请他为杂志题写刊名。但是,这本刊物是叫《中国厂长(经理)》,还是叫《中国企业家》合适?但当时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中国有企业家吗?” 

袁宝华回忆说,“我当时的回答是肯定的。我说中国有企业家,可惜企业家不在国营企业,而是在乡镇企业。”最后,当时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对这份刊物的名称拍板认可:已经有艺术家、作家,为什么不可以有企业家? 

刊名就这样确定了。据悉,当时创刊号的封面人物是首钢党支部书记周冠五,他以“承包制”及后来的大规模并购成为中国企业改革的一面旗帜。牛文文回忆起杂志的这段往事时,不无自豪地说道:“这就前瞻性地预定了在中国做企业的人也可以叫‘家'。”叫不叫“家”真得如此重要吗?牛文文的回答是肯定的,“至少,在中国是这样。” 

在中国这个讲究“名正言顺”的社会里,有“独特的社会定位、独特的阶层定位,不依附于任何人的个体才有资格叫‘家'。”牛文文解释道。然而,中国又是一个缺乏企业家文化和商业文化的国家,几千年以来,“重农抑商”的传统文化使中国的商人从来没有获得过独立的地位和身份。因此,杂志在刊名上能够大张旗鼓地为“企业家”正名,就如同一个宣言:中国企业家是一个独立的阶层,它应该有独立的声音! 

三个口号的出炉 

熟悉《中国企业家》的读者可能都知道,现在刊物名称的上方有一行很显眼的标语——一个阶层的生意与生活。在创刊的整整 20 年间,《中国企业家》先后使用过三个口号。每一个口号都带着时代的印记,代表着中国企业的发展阶段。 

牛文文介绍说,《中国企业家》最早的口号是“一本可以影响你命运的杂志”。那么,它究竟是如何“影响你命运”的呢?从 1996 年到 1998 年,《中国企业家》在当时刚上任的社长刘东华的带领下推出了一系列“研究失败”的封面文章,从三株、巨人,到飞龙,这些一度声明显赫的企业都纷纷上榜。按照常理,研究失败本不容易讨巧,但《中国企业家》推出的这组封面文章却颇得企业家的好评。如沈阳飞龙的总裁姜伟,就专门订购了报道自己企业的 5000 本杂志,以此作为企业的内部作教材。此外,《中国企业家》“研究失败”系列《飞龙总裁自省 20 大失误》、《史玉柱:大祸与大惑》、《四问长虹》、《黄河变局》、《衰兵艾欣》不但被许多企业内刊加以转载,作为警醒自己的典型“教材”,更成为国内商学院及管理咨询界研究企业的“中国式哈佛案例”。 

正如刘东华在一期杂志的卷首语中所说:“每个企业的成功都有些特殊条件和机缘,也就是说成功的企业家各有各的路,别人很难仿效,可每个失败的企业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值得所有人借鉴。”杂志站在企业的角度去研究失败,提出积极性、建设性的建议,这或许真的影响了不少企业家的命运;同时,杂志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中国企业家》在业内外的名声大振。 

“到 1999 年的时候”,牛文文说,“我们发现企业家这个阶层已经不像我们想象的是弱势群体,不再需要我们居高临下地去教导,于是我们调整了口号,改为‘一本牵挂企业家命运的杂志'”。在牛文文看来,刊物口号的改变意味着“我们这本杂志不只关心企业家‘如何挣一笔钱'这类‘术'的问题,我们更关心你赚钱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道'的层面的、也就是一些人性化的东西。” 

《中国企业家》在口号的改变中表现出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企业家阶层,在经历了由小变大、由边缘到主流、由不受尊重到受尊重、由弱势到强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中国企业家》也有幸伴随着这一阶层的成长而成长。在 2002 年的时候,一直敏锐地观察着企业家阶层变迁的牛文文感觉到,杂志又需要新的口号了。 

牛文文告诉《长江》,当时有一些企业家朋友对他说,企业家现在已经是一个强势的主流阶层了,“一本杂志要牵挂我们的命运,太过母性,太过情感化,我们应该平起平坐了。”正是受此启发,这一年,《中国企业家》的主题词变成了现在广为人知的“一个阶层的生意和生活”,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终于唤起了这个阶层的独立意识”,牛文文骄傲地说。通过每一期的封面故事,《中国企业家》一直在呼吁,企业家值得尊重,“唯富不仁、无商不奸”只是人们脑海中的陈旧故事。像柳传志、张瑞敏这些真正的企业家,他们承荷着巨大的社会责任,但仍在进行着痛苦的追求,他们才是一些值得尊重的人。“而我们也要让企业家渐渐成为受到社会受尊重的人”,“这个目标,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牛文文感慨地说道。 

五届年会打造品牌 

从 2001 年开始,特别是出版了 200 期纪念专刊后。紧随企业家时代脉搏跳动的牛文文,带领《中国企业家》转向了另一个主题,那就是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他告诉《长江》,《中国企业家》的未来就是要成为中国企业全球化进程的见证者,实现“本土商业,全球价值”,《中国企业家》将伴随着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步伐,做华人商业伦理与管理哲学的总结者与代言人,促进华人商业文化成为全球主流商业文化之一,“如何让中国企业家成为全球商业俱乐部里边受尊重的一群”,这也是中国企业在“做大做强”所考虑的如何“走出去”,如何在全球背景下重新定位的问题。牛文文再一次切中了时代进步的脉搏。 

在牛文文看来,已经成为“全球工厂”的中国需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商业文明和商业伦理,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中国企业取得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其次,需要有本土商业思想的总结者和传播者,“用全世界人看得懂的话语体系,来讲述中国的商业故事和中国式的管理经验。”牛文文和他所在的《中国企业家》团队就是想做这样的事,他们想伴随中国企业家阶层的成长,自身也成长为像《福布斯》、《财富》那样受到全球尊重的一家主流商业财经类媒体。 

为了达到这个愿景,《中国企业家》正在通过举办会议、论坛的方式为企业家搭建一个面对面的交流平台。 2001 年年底,《中国企业家》创刊 200 期的庆典成了“中国企业领袖年会”的开始。此后,“领袖年会”每年举办一届,召集 500 名左右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大企业领袖,通过主题对话的形式形成 10 个左右的年度意见。此后,这些意见通过社会媒体的参与、传播,让整个社会都知道中国最成功、最优秀的中国企业家在思考什么、追求什么、呼吁什么?一份刊物通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召集企业家坐在一起交流、聚会,并以论坛或年会的形式传播思想和品牌美誉度,如今,国内很多财经媒体纷纷在此平台施展各自才能,而《中国企业家》无疑是这种方式的首开先河者。 

今天,领袖年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几年的会议主题连续下来,也呈现出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脉络。从第一年的“全球化下的中国企业个性”到 2004 年的“全球化的天花板——突破迈向世界级企业的瓶颈”,中国企业家年会已经成为一个中国高端商业意见的整合与传播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中国的企业家们作为一个独立阶层,终于有了一个可以向社会表达他们对社会和商业的理解的平台。 

举办会议、论坛,可以说是《中国企业家》的特色。从“领袖年会”到“未来之星——最具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年度论坛”,从月度沙龙到俱乐部,企业家已经把自己当作了这里的主人,而杂志利用这种形式,不仅整合了资源,加强了影响力,而且也寻找到了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20年品牌的下一个10年 

现在,已经弱冠之年的《中国企业家》已经头顶光环:它是中国最早的财经类期刊之一;它是最能反映企业家心声、与这群人靠得最近的财经媒体;据《福布斯》杂志调查,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最常阅读的期刊中,《中国企业家》排名第一;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家》是全国公信力最强的经济类杂志…… 

然而,《中国企业家》能够拥有今天的品牌,同样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杂志创刊后,在 11 年的时间里一直惨淡经营,成为《经济日报》报业集团里著名的“烂摊子”。直到 1996 年,刘东华调任《中国企业家》杂志社长、主编及法人代表,该杂志开始二次创业,方显出欣欣向荣的势头。随后,《中国企业家》开始进行市场化运作,经营、采编分开,通过零售终端发行。而这些在当时都是具有创新性的举措。 

目前,《中国企业家》已经成为国内财经知名媒体,其品牌的价值相当客观。《中国企业家》很早就通过广告收入实现了赢利,而它也一直是企业在财经类媒体中投放广告的首选之一。如 2002 年,月均广告收入为 150 万元。 

下一步如何发展?已在《中国企业家》度过了 6 年春秋的牛文文,在长江求学期间找到了企业发展战略的答案。他对《长江》畅谈了自己的设想,一方面,杂志将进行纵向延伸,可以组建成一个针对企业领袖的服务集团。比如,《中国企业家》举办的论坛可以成为会议公司;可以成立权威的企业家俱乐部,成立一家企业家俱乐部公司;可以与电视台合作,甚至从电视栏目开始进入财经领域的影视平台;也可以替企业家出书以及相关的出版服务。按照《中国企业家》目前积累的资源,它的纵向延伸已经可以形成一个小的集团模型。另一方面,如果横向发展,杂志社还可以兴办一系列的新杂志,或进行一些媒体领域的资源整合,发展为一个杂志集团。 

从这样两条思路入手,牛文文一方面已经着手把原来的《中国企业家》月刊杂志变为半月刊,下一步酝酿进一步分解成生活版和商业版;与此同时,他已经开始建立一个企业家的俱乐部,并期望将此做成一个公司品牌。如今,半月刊杂志经过半年多的市场考验,终于交出了合格的答卷,订阅量增加了 10% ,读者反映超出预期。而企业家俱乐部的筹备工作也将力图在今年完成。 

在做好打出国内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中国企业家》杂志追求的另一个目标是品牌的国际化。 1999 年 8 月 16 日,刘东华等应邀飞赴纽约,对美国《财富》杂志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考察,这也是《中国企业家》第一次将触角伸向海外,向国外同行“取经”。这次考察后,《中国企业家》逐步建立起了一个全球主流商业杂志俱乐部,主要与日本、韩国、德国的商业媒体合作,互相沟通,并进行一些版权合作。 

如今,《中国企业家》仍在不断跟随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并进行有关报道。而这一目标,就是要关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拓宽商界领袖的全球视野,为本土商业领袖打造“全球定位系统”。牛文文相信,只有中国企业家这个阶层获得世界的尊重,取得全球化的成功,《中国企业家》杂志才能真正成为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刊物,赢得自己的国际地位。在长江的两年多时间,牛文文已经找到了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他要做的,就是将这些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 

 

相关信息Related information

项目优势更多 >>

  • 01

    贯通中西享誉全球 的教授团队

  • 02

    全球引领的 中国商业管理洞见

  • 03

    全球视野与面向 未来的格局境界

  • 04

    汇聚广泛影响力 的商界校友网络

  • 05

    率先引入人文课程 倡导公益与社会创新

  • 01 贯通中西享誉全球的教授团队

    作为一所“教授治学,研究立校”的学术机构,长江商学院吸引了一批享誉全球学界的全职教授。他们绝大部分获得了哈佛、耶鲁、斯坦福、哥伦比亚、沃顿等世界知名商学院的终身教职,并为各自研究领域中的知名讲席教授或学术领头人,长江教授屡获学术大奖累计超过70项,以华人为主的专职世界级教授团队与企业家学员“教学相长”,打造了长江商学院深厚的学术影响力。

  • 02 全球引领的中国商业管理洞见

    依托全职教授团队及研究立校的办学理念,长江商学院对中国商业与管理问题进行了原创、独立、系统、深入且具前瞻性的研究,形成了创新引领的洞见(Insight)与远见(Foresight),这些研究结论与观点拓宽了中国企业领军人物的视野、思维、境界、格局,带动了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位长江商学院教授曾鸣、陈龙、廖建文相继加入中国知名互联网公司,出任首席战略官,在中国管理教育界乃至世界商学院范围内都实属罕见。

  • 03 全球视野与面向未来的格局境界

    秉承打造全球新一代商学院的愿景,长江商学院在夯实中国经济和管理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积极为全球问题的解决“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在科技创新时代,长江商学院先人一步整合全球优质科技创新资源,梳理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内容,与EMBA同学共同将新科技商业化,保持面向未来的领先地位。凭借学院与近40家全球知名院校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长江EMBA学员在学期间与毕业之后,可以长期持续获益于独特的全球学习生态。通过全球视角,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问题,注重培养EMBA学员的全球视野、思维模式与资源整合能力。

  • 04 汇聚广泛影响力的商界校友网络

    长江EMBA项目已招收10000余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海内外优秀企业家,95%以上为企业核心决策层,无论从地理分布、行业构成还是公司类别等方面,均呈现多元化、高层面的特点。长江商学院为遍布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校友搭建了深具价值与影响力的终身学习交流平台。长江的超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帮助长江商学院学子从认知的深度到视野的广度都会跃升到新的境界,互学共创真诚分享,为EMBA学员事业的持续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强有力支持的案例俯拾皆是。

  • 05 率先引入人文课程,倡导公益与社会创新

    长江商学院倡导企业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重视企业家精神品格的塑造与培养,强调践行“强者的有为”。
    ● 人文课程:作为全球管理教育创新的引领者,长江于2005 年将人文课程系统地引入管理教育,突破传统商学院的教学体系,设立长江商学院人文商业伦理研究中心,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合作,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课题,弘扬历史观与长线思维。构建人文与商业伦理课程体系:涵盖天、地、己、群四个维度,超越古今中西之辩,跨越理性和精神之分;尊重现代科学的专业分工以保证学术性。
    ● 社会创新与公益责任:率先将公益学时纳入管理教育,并将“社会创新与商业向善”实践课程,设为每一位EMBA学员必修的课程。同时,长江EMBA设立公益奖学金,已吸纳数十位中国公益界领袖汇入长江。时至今日,长江校友在弘扬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变革,助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方面做出诸多探索与重要贡献。